悲剧何为:从《安提戈涅》重审黑格尔的悲剧观——基于马克思主义悲剧观的考察What Is Tragedy: A Re-examination of Hegel’s View of Tragedy from Antigone——A Study Based on the Marxist Tragic View
易文杰
摘要(Abstract):
黑格尔认为《安提戈涅》的悲剧实质是在两种具有绝对本质性的伦理的对抗下,悲剧人物的矛盾产生尖锐的冲突,最后双方都受到惩罚,呈现调解后的和谐。然而,这种观点存在片面性。基于马克思悲剧观与对《安提戈涅》的文本细读,指出:(一)从民意来看,克瑞翁的儿子海蒙与全体市民都是反对将安提戈涅处死的;(二)从阶级分析来说,从克瑞翁与海蒙的论辩中,可见克瑞翁堪称暴君;(三)从性别视角来看,克瑞翁对女性的轻视也干扰了他的判断;(四)从形而上的角度来看,第一合唱歌不仅隐秘地表达出了民意,以及克瑞翁暴君的本质,更对其理性绝对主义进行反思。总而言之,安提戈涅是正义的英雄,在善恶斗争中她的毁灭呈现了悲剧的崇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安提戈涅》的悲剧实质并非“两善对峙”而是“善恶斗争”。
关键词(KeyWords): 《安提戈涅》;黑格尔;悲剧;马克思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易文杰
DOI: 10.15965/j.cnki.zjys.2025.01.01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丁尔苏.从两善对峙到善恶斗争——黑格尔悲剧冲突论述评[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0(1).
- [2]黑格尔.《美学》:第二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 [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02.
- [4]索福克勒斯.索福克勒斯悲剧二种[M].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 [5]尼采.悲剧的诞生[M].周国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29.
- [6]张馨予.安提戈涅的酒神精神—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
- [7]苏力.自然法、家庭伦理和女权主义?——《安提戈涅》重新解读及其方法论意义[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6):5-25.
- [8]肖琼.谁是悲剧英雄?——《安提戈涅》的三种经典解读[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9,12(2):291-301.
- [9]都岚岚.论朱迪斯·巴特勒对《安提戈涅》的再阐释[J].英美文学研究丛,2012(2):349-361.
- [10]伊格尔顿.甜蜜的暴力——悲剧的观念[M].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140.
- [11]韩振江.安提戈涅:赤裸生命的抵抗——论齐泽克对《安提戈涅》的意识形态阐释[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1):121-127.
- [12]宋伟.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悲剧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6-03(004).
- [13]肖四新.理性主义绝对化的悲剧——论《安提戈涅》的悲剧实质[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3(2):65-71.
- [14]莎士比亚.哈姆雷特[M].朱生豪,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41.
- [15]亚里士多德.诗学[M].罗念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 [16]别林斯基.戏剧诗[M]//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3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139.
- [17]鲁迅.鲁迅全集:第 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92.
- (1)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女性主义政治的角度表彰安提戈涅作为女性英雄挑战克瑞翁的父权象征的行为,将伊斯墨涅视为屈从于父权的女性,参见徐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对《安提戈涅》的女性主义解读[J].文教资料,2006(20):85-86,然而在朱迪斯·巴特勒看来,这种将安提戈涅作为女性主义政治的代表的论述同样是可疑的,详见下文。